本报道基于2025年上半年最新统计数据,联合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,通过政府访谈、企业走访和市民问卷调查,全面呈现上海与苏州在轨道交通、产业分工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成果。


【第一章 交通同城化突破】
◆ 轨道上的双城:
- 地铁联通:上海11号线与苏州S1线日均换乘客流达8.6万人次
- 高铁公交化:沪宁城际列车最短发车间隔7分钟
- 跨市公交:开通12条直达线路,年客运量超500万人次
- 智慧出行:"一码通乘"覆盖两市所有公共交通

◆ 重点项目进展:
→ 沪苏嘉城际铁路:实现上海虹桥至苏州北站18分钟直达
→ 吴淞江航道整治:通航能力提升至1000吨级
→ 跨省自动驾驶测试区:开放道路达150公里
→ 智慧物流走廊:货运效率提升40%

【第二章 产业协同深化】
■ 产业链重构:
- 生物医药:张江研发+苏州产业化基地模式成熟
- 集成电路:上海设计+苏州制造协同体系
爱上海论坛 - 智能制造:上海总部+苏州生产基地布局
- 数字文创:两地共建元宇宙产业园区

■ 创新共同体:
√ 联合实验室:共建32个产学研平台
√ 技术交易额:年度突破800亿元
√ 人才共享:高端人才互认机制覆盖85%领域
√ 创投基金:总规模达1500亿元

【第三章 生活同城体验】
• 医疗共享:
- 跨市医保实时结算医院达286家
- 专家号源共享平台接入率100%
- 急救直升机转运机制常态化
- 电子病历互认率达92%

上海贵人论坛 • 教育互通:
→ 高校学分互认:覆盖26所重点高校
→ 教师资格互认:实现"一证通教"
→ 名校联盟:组建8个基础教育集团
→ 职业教育:共建5个实训基地

【典型案例】
★ 花桥国际商务城:
- 沪苏交界产城融合示范区
- 入驻上海企业分支机构486家
- 跨省通办事项达156项
- 日均通勤人次超3万

★ 青浦-昆山协同发展区:
- 统一规划标准体系
- 共建产业园8个
419上海龙凤网 -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
- 政务服务"一网通办"

【专家视点】
•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张首席:
"上海与苏州正在形成'研发-制造-服务'的产业链闭环,这种深度协同模式将重新定义城市边界。"

• 同济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王院长:
"从'双城记'到'同城化'的转变,标志着长三角核心区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,为全国城市群建设提供样板。"

【未来展望】
▶ 2026年基本建成同城化发展示范区
▶ 推动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
▶ 实现公共服务"无差别"体验
▶ 打造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样板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