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访上海外滩源至苏州平江路的特色饮品空间变迁史


上海品茶网
【第一章:海关钟声里的拿铁】
上海外滩源33号,原英国领事馆旧址内,我们发现了令人惊讶的"三地菜单"——上海本帮糕点配西湖龙井奶盖、苏州碧螺春冷萃、杭州桂花拿铁。"这不是简单的混搭。"主理人陈曦展示着与江南大学合作的"茶咖风味图谱",墙上悬挂着从安吉茶园到外滩的物流路线图。更特别的是,这里每月举办的"长三角咖啡师轮岗计划",已培养出27位掌握两地技艺的复合型人才。

【第二章:评弹声中的手冲仪式】
苏州平江路的百年书场里,上海团队打造的"声景茶室"正成为新地标。游客戴上特制耳机,评弹唱段会随着手冲咖啡的水流声变化节奏。"我们采集了外滩海关钟声、西湖划桨声等300种环境音。"技术总监向我们演示声波可视化装置。这个项目意外促成了沪苏两地非遗传承人的合作,开发出"声音佐茶"的沉浸式体验。

【第三章:实验室里的分子茶席】
杭州中国美院的实验室中,上海餐饮集团设立的"未来茶饮研究中心"令人大开眼界。冻干技术保存的上海梨膏糖、纳米粉碎的苏州鸡头米、杭州九曲红梅的香气分子图谱...这些研究成果正在南京西路开出首家实体店。"传统需要科学的翻译。"研发主管指着一台正在分析茶多酚结构的仪器说。这种产学研模式,已申请14项食品科技专利。(全文约3240字)
爱上海419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