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以杏花楼、老凤祥、大白兔三个标志性品牌为样本,解析上海老字号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密码

爱上海
第一章 月饼里的元宇宙(2023)
黄浦区商务委数据显示:杏花楼今年推出的"数字月饼"NFT,其收藏者中35%是95后消费者。最富创意的是"虚实联动"玩法——购买数字藏品可兑换实体月饼,而集齐整套数字月饼则能参加豫园线下私宴。这种"非遗+区块链"的模式,让这家170年老店突然成为Z世代追捧的潮牌。
第二章 金饰上的国潮密码(2024)
老凤祥设计总监透露:最新"梧桐印象"系列中,每克黄金都融入了衡山路梧桐叶脉数据。这个"数字镭雕"工艺让传统金饰产生了科技溢价——定制款单价高出常规款42%,却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。那些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叶脉数据,正在成为上海情侣们的爱情信物。
第三章 奶糖味的跨界实验(2025)
冠生园市场部统计:大白兔与光明邨联名的"鲜肉月饼味奶糖",首月销量突破传统口味三倍。更具突破性的是"场景再造"策略——在徐家汇书院开设的"大白兔文学沙龙",每月邀请作家用奶糖包装纸创作微型小说,这种"食品+内容"的跨界让经典糖果变身文化IP。
爱上海同城419